袖子被风吹跑了

爱意让我不回头

翻到了一篇,我以前写过的诛仙的影评,就搬过来了,hhhhhh,借着这个电影,哟可是好好回忆了一番我的青春岁月,但这个电影本身实在是有点扯了。



中秋节当天去看了诛仙。

过节就是过节,电影院内也是人山人海。电影院内的人群构成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类:肖战粉丝,原著粉丝,以及放假过节前来看电影的凑热闹路人。

我是诛仙十年的淑芬,碧瑶粉!甚至还追过萧鼎后来写的已经烂尾了的诛仙之轮回和诛仙二,当然了,都没看完……还玩过一段时间完美世界出的诛仙网游,现在还时不时要听一听周迅的爱恨恢恢。

以及,肖战的新晋粉丝,不混圈,不过比路人粉要再zqsg一些。

大概能站在一个比较全面的角度谈谈电影和小说之我看,没什么逻辑,想到哪儿算哪儿。言辞不激烈,只是对肖战的脸有些滤镜,以及有轻微的剧透。

诛仙算得上是一部对于整个网文届都有巨大影响力的小说,当然了对我的青春时代也是如此。

大概是我五六年级的时候,诛仙出了大结局,当时学校附近的书店非常夸张的拉了红条幅吸引顾客,我路过一看,哇,标题起的真有气势——后金庸时代的武侠扛鼎之作!

这个条幅张扬地在在店门口挂了好几个月,翩翩迎风飘,盛世好光景。我当时光凭着“诛仙”两个字,就擅自编造出来一个由仙入魔,最后被伏地而诛……的故事。

等到初中看了小说以后,才知道自己的想象有多离谱,诛仙原来是把剑,惭愧惭愧。

诛仙是我拥有了人生中第一部手机后,用它看的第一本网络小说,可谓是意义重大,顺便说一句,那时候真的没有正版盗版的意识,依旧惭愧惭愧。

所以,我可以肯定的说,诛仙书粉在看到大电影之后,绝对会有不同程度上的心态崩溃。

为什么?电影的基调出了问题。

诛仙里最重要、也是让人印象最深刻的一句话是什么,毫无疑问: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这句话在小说里,本身的情感色彩是很激烈、愤慨的,像是一句歇斯底里的怒吼,又像是一句心死如灰的嘲讽,也像是我们那一代人对于时世的一声苦苦追问和无法释怀的永不谅解。

中二时代嘛,不宽容,不谅解,不圆滑,不求全,不是什么坏事。

这句话也原封不动的投影到了张小凡的身上。

张小凡的一生不必说,张小凡的年少时代也不必说,无数人都有无数人的解读, 无数声的叹息。

那么,电影呢?它的前半部分居然是个喜剧片啊!

当然了片方这么做无疑是很讨巧的,中秋佳节,阖家团圆的日子嘛。而电影显然是也算是较好的完成了这一点。整个电影院里欢声笑语成一片,在这其中,短暂逃避了繁重作业的中小学生的傻乐声尤为明显!!!

我后面的小朋友快笑到翻过去了,差点没把我逼疯。

只有少部分的书粉会发出几声“卧槽”、“这他妈也可以”的声音!

因为好多笑点真的是建立在魔改之上。尤其是碧瑶和烧火棍之间的故事,我他妈……算了,算了,这个碧瑶我不认识,不生气,不生气。

倒是,大竹峰师兄弟之间的群口相声我觉得还不错,其乐融融,是一段温馨而回不去的年少时光啊。

在这里面,师姐田灵儿演得不错,也跟原著形象没太大出入。田不易其实电影中也还可以,但我也不想多说了。我可爱的矮冬瓜啊,除了他质问张小凡有没有偷师学艺外,完全没看出来他死爱面子又刀子嘴的外在啊!而且呢,由于糟糕到极点的服道化,师兄们我基本没认住脸,一个个难看的还挺雷同。

最后说一下,肖战的张小凡。虽说跟他原来的古装形象一比,电影里也挺寒酸的,但好歹,脸在磨完黑粉之后,也是好看的!好看的!能抗住这么多恶劣因素,在大银幕上展现他,emmmmm不到三分之一的美貌,也真的是不容易!不管,我还是要夸一夸他。

至于肖战的演技,怎么说,说句实话吧,我觉得不功不过吧,就是按照剧本完成的不错,不尴尬,但是从原著角度讲,还是少了些东西。可能是受到剧情的改动,篇幅不够,和前期喜剧的基调影响吧,他身上并没有太多的体现张小凡前期那种自卑和挣扎感,以及暗恋而不得的那种埋在暗处又万分无望的心理。

电影有一句台词,让我感叹了好久。

张小凡在和陆雪琪比试之前,他说了一句:还请陆师姐千万不必手下留情。

电影里不过是平平无奇的一句话,小说里这句话甚至引来了围观者的哄笑。但这句话是张小凡看到了田灵儿和齐昊在一起后,心灰意泠甚至带了几分行尸走肉的意味在其中说出来的,当真是苦楚到了极点。于无声处惊雷,不是于无声处无声啊!

当然了,粉丝有粉丝的宽容和期待,电影剧本下可能对于张小凡这个角色的这一种心境并没有深挖吧。只是我作为男主角的粉丝和淑芬,希望他演技不断进步,能够展示角色更多、更复杂的一面吧。

电影后期的大战太仓促了,无论是不是建立在原著的基础上都是这样。

由于这一段落里逻辑漏洞太多了,以及那种满满的“电影一个半小时足矣,再长就影响场次了”的敷衍感太强了,除了吐槽外就只有吐槽,鬼王魔改、诛仙神剑居然来个名字都没被提及、张小凡入魔太仓促、碧瑶挡的是他妈的什么剑……

如果不是肖战,我肯定不会去看这部电影,但现在看了也就看了,一笑而过,还捎带着回忆了一波青春,倒是也没有想象的那么差。

不管怎么样,在电影的观影过程中,我很自然而然的想起了当年看诛仙的心情,以及好多本以为已经模糊或是忘却,却无比清晰的小说情节,这种多年后的回望是很美好和感慨的,那些行云流水的世事光阴啊,那个令人唏嘘的故事和那些令人无法忘怀的人物啊……

以及那句话: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每次谈及被误解的名句,总是会提到这一句。它本来的意识是,天地看待万物是一样的,不对谁特别好,也不对谁特别坏。

想想挺有意思的,年少时,看这句话,对应的一定是诛仙,世道不公,命运不济,你看,我好像是一条狗啊。而后来也就看开了,没有圣人的大智慧,但活着活着也就麻木和佛系了,世人谁不是狗,狗就狗,汪汪汪汪。

评论

热度(5)